2019-10-2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招募21万军运会城市志愿者仅用时两个月、每7人中就有1人注册了志愿者、有的家庭祖孙三代28人齐上阵……正在进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全面展示中国城市文明建设的窗口。
“军运”之城,群星闪耀
前不久,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现居武汉黄陂的中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一生省吃俭用,把千万元积蓄捐给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获评全国道德模范。
87岁的马旭老人从北京载誉而归后,又投入到军运会的志愿服务中。她和老伴颜学庸强烈要求发挥军医特长,在应急救护领域提供初级医疗救护培训志愿服务。
“我只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小事,发出了一点荧光之火。荣誉属于党和人民。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军运会服务、回馈社会。”马旭说。
“武汉有文明的土壤,全国道德模范数量是全国同类城市最多的。”全国道德模范“信义兄弟”孙东林说,每次看到武汉宣传片,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近年来,武汉市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寻找身边武汉精神践行者”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先模典型。
武汉还有时代楷模先进群体1个和先进个人1人、全国文明家庭2户、中国好人94人、感动中国人物14人,以及一大批省、市级先进典型,涵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形成群星璀璨的生动局面。
目前,武汉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5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人。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引领带动形成“当好东道主、做文明有礼武汉人”的靓丽城市风景。
“文明”之城,全民“军运”
本届军运会是首次在同一城市举办所有赛事。参赛人数近万,创历史之最。
办好军运会,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军运会期间,武汉市21万军运会城市志愿者深入到4000多个服务点位,参与到文明礼仪、清洁家园、文明交通等各种活动中。
“大家眼前的这套编钟,由65件大小不一的钟组成。它们发声各异,就像世界军人运动会100多个参赛国家有大有小、有不同的声音和信仰。但只要和平的基调一样,凑在一起就能奏响时代强音……”
在湖北省博物馆,现年72岁的军运会城市志愿者培训讲师、湖北省博物馆“金牌”讲解员胡昇,把博物馆当成宣传“创军人荣耀 筑世界和平”军运会主题的大讲堂。一件件文物,在他旁征博引、融汇古今的生动讲解下,被赋予了新生命和内涵。
在武汉市青山区,军运会城市志愿者、残疾人杜诚诚参与军运会志愿者公益活动,用一言一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2010年,武汉市青山区残联在蒋家墩社区设立盲人电影院,杜诚诚成了“盲人电影专场”的讲解员。她利用业余时间为青山区和武汉市的盲人讲解电影。军运会期间,她又为盲人讲述现场直播,让他们也能“看到”军运会精彩时刻。
在中南民族大学读书的景颇族青年张红春是军运会赛会志愿者。今年暑假,她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支教,向当地孩子宣传军运会。
张红春也是中南民族大学“石榴籽”军运会志愿服务队队员。得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中南民族大学师生争相报名志愿者,2400余学生入选。他们给军运志愿服务队取名“石榴籽”,希望不同民族的学生通过参与军运会志愿服务,传播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团结。
“志愿”之城,彰显文明
武汉是全国文明城市。军运会期间,在武汉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群戴着红袖章或者穿着红马甲的城市志愿者。他们以东道主姿态,在军运会期间提供文明交通、信息咨询、应急救护等各类志愿服务。
在军运会女子沙滩排球比赛举办地武汉市汉阳区,赛场内外,一群佩戴党徽的军运会城市志愿者,成为靓丽风景线。汉阳区晴川街龙灯社区老党员莫昭琼是“月湖小红帽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作为军运会城市志愿者的带头人,她带领党员志愿者,每月到月湖及周边水域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活动。
武汉市文明办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市在全国志愿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超15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相当于7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志愿文化已成为武汉城市文明的底色。享誉全国的“吴天祥小组”目前已发展到1万多个,10万多名小组成员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成为湖北武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
长江救援志愿服务队已由当初的22支队增加到38支队,人员增加到1871人,共成功营救溺水群众700余人,被誉为“长江岸边的守护神”;信义兄弟志愿服务队现有登记在册志愿者总人数1778人,已开展近150场公益活动,累计支出公益款1300余万元,受益人数达3.5万余人……
在军运会这个国际舞台上,武汉先模典型的社会效应和影响更加广泛。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代武汉市民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