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在篮球术语里,有一个词语叫“助攻”,指的是当球处于活球阶段,通过持球球员对于球的传递,帮助第一位触球的己方球员完成直接得分的行为。
2018年,姚基金的公益之路走过第一个十年,期间得到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响应和参与,共同为乡村孩子圆梦,他们都是“梦想助攻者”。
姚基金由姚明于2008年发起,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架构下设立的专项慈善公益基金。十年来,每一步都是成长。自成立以来,姚基金已经捐建了22所学校及一所特殊关爱学校,有超过10000名青少年在姚基金希望小学中学习和成长。
对于公益,姚基金创始人姚明表示:“亲身参与公益远比单纯捐钱快乐。”
姚基金的“约定”
2007年“姚明纳什慈善篮球赛”举办。
当时,NBA球星纳什的一个中国朋友告诉姚明,在中国,有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希望能够利用自身影响力来帮助募集善款,资助孩子。由于都在NBA,姚明又是中国人,纳什邀请姚明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姚明说:“当时并没有很长远的想法,只是考虑一次性捐建一所学校,就在北京举办这场慈善赛来募集建校的资金,那一场比赛我们共募到了140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但这场比赛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当你亲身参与其中的时候,远远比自己单纯捐赠一笔钱要感触深得多。”
如何能长期参与其中,让公益不仅是一次性的行为,姚明想到要成立一个自己的基金。更主动、更有规划地通过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社会。
此时,正值2008北京奥运会前夕,没有空余时间,一开始姚明打算把成立基金的事放一放。但就在这一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身在美国的姚明,就拿出了200万美元,按照美国法律成立了姚明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汶川重建。
回国后,姚明重新开启了国内基金的成立计划,经过与国内多家慈善组织接触,最终选择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利用2007年慈善赛所募到的善款,在它旗下设立专项公募基金,就是现在的“姚基金”。
姚基金副理事长的陆浩表示:“了解汶川灾情后,除了捐款外姚明还想多做事情,成立姚基金,最早的捐助方向是帮助灾区学校重建。调研中发现农村学校缺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而最缺的却是体育老师,结合姚明在体育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团队在体育方面的经验,姚基金确定了自己的运营模式,即针对贫困地区小学捐助场地、器材,以及组织体育专业大学生去学校支教。”
体育人探索公益最佳模式
2008年,“姚基金”成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旗下设立的专项基金,开始援建希望小学和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2012年,姚基金在四川乐山市举办了首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首期参与学校就达到40多所。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已经成为姚基金的核心公益项目,核心理念是“以体育人,开启新希望”,是首个在贫困地区小学中系统开展的,以篮球运动对孩子们进行体育启蒙的体育公益活动。它改善了乡村小学体育教育落后、专业师资匮乏的局面,通过体育支教、篮球训练、集训联赛等方式有效推动学校提升体育教学,营造体育氛围,让孩子们感受体育精神、收获自信和快乐、学会尊重规则和团队合作,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顺利走向更美好的人生“赛场”。
志愿者成“梦想助攻手”
在“姚基金”开展的公益项目中往往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为姚基金发展助力。每一次“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举办都离不开志愿者的身影。
姚明表示:“公益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而志愿者则是这种体验中最好的表现形式。与捐助金钱不同,志愿者捐助的更多是时间,当捐出时间做公益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因为每一个人的时间是一样的。而也只有当捐出时间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你才可能看到一些真实情况,并感受深刻,这样你能够了解到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我并不是排斥资金和物资的捐赠,只是强调亲身参与公益过程的重要性。”姚明补充道。
十年来,每一步都是成长。
十年成长,七届篮球季,时间是公益最好的试金石。
姚基金秘书长叶大伟表示:“体育可以让青少年变得更加自信、有尊严,以体育人,事关重大,大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到个体自我价值实现。青少年体育事关每个孩子、家长、老师、校长,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姚基金创始人姚明表示:“今年是篮球季发起的第七年,同时也是姚基金成立的第十年。十年前的汶川地震促使我们下定决心成立姚基金,以便能够组织化、系统化、持续化地做公益。十年来,我们的工作逐步由灾后学校重建,转换为支持和改善乡村体育教育的‘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并树立了‘以体育人’的核心理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相信姚基金一定能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继续把支持青少年发展,特别是体育教育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成为一家具有社会价值,令人尊敬的现代公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