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慈善捐赠 > 正文

腾讯公司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捐赠5亿元,更多细节——

2025/02/20 08:33公益时报 张明敏

  2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与腾讯公司正式签约,腾讯公司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偿捐赠5亿元,用于资助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重点支持其中女性、西部、粤港澳大湾区获资助者开展基础研究。

  19日,腾讯SSV微信公众号以《捐赠5亿,支持青年学生基础科学研究!》为题,发布了关于此次捐赠的更多信息。

  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科研资助的主要力量之一,是我国基础研究科研人员获取竞争性经费的最主要来源。该基金委负责人表示,将把捐赠资金全部用于博士生项目,积极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

  《公益时报》记者了解到,“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捐赠后,将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进行专项管理,由基金委组织申请受理及评审资助工作。除经费支持外,其还将通过“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为博士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成长支持。

  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腾讯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支持基础研究是公司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2年,腾讯公司发起设立深圳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计划10年内出资100亿元、独立运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益性科学基金会之一。

  目前,该基金会运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和“科学探索奖”两大公益项目。前者在数学与物资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资助杰出科学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后者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探索期”杰出青年科学家进行奖励,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可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自由支配。据了解,至2024年年底,基金会共奖励297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覆盖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

  为何要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此前已有据可循。

  2023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联合基金资助效能,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这也为新时代加强基础研究和完善投入机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事实上,近年来“科技向善”已成为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力量通过捐赠等方式,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成为国家与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捐赠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超越商业边界的一份长期承诺。

  如,2023年11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时,捐赠13亿元用于支持数理化文史哲六大学科基础研究、计算机领域科技创新等;2024年3月,小米公益基金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捐赠1亿元,用于资助本科生开展基础研究项目。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捐赠巨额资金(股权)支持建设科技类大学,其中广为人知的案例如曹德旺、虞仁荣等。此类捐赠不仅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提升了人才建设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竞争力,降低我国在高新技术层面被“卡脖子”的风险。

  而向高校进行捐赠,也逐渐成为更多企业及企业家支持科学研究事业的共同选择。

  如,2023年12月,步步高集团创始人段永平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超10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2024年8月,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与CEO梁汝波,以南开大学2001级校友身份共同向母校捐赠2亿元,用于支持南开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2024年9月,牧原股份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其中6000万元用于西湖大学本部,4000万元用于与西湖大学共建的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相信在此背景下,将有更多企业和个人关注和支持基础研究,共同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