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ESG > 正文

ESG周刊017期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三项碳中和团体标准;首个工业碳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本期导览——

  【政策导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等文件发布

  【标准与评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三项碳中和团体标准

  【观察与研究】研究显示2023年夏季为两千年来最热

  【实践案例】首个工业碳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负面监测】平安银行因五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

  【声音与观点】中集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李柱文、中国德国商会马铭博

  【ESG公告牌】普惠性AI辅助ESG报告撰写工具启动免费公测,《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手册》上线

  特别关注——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

  在关切社会责任的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方面,意见指出要推进适老助残无障碍设施与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造,积极发挥社会和市场力量助力重点人群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打造低成本、高体验、交互式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场景。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加快智慧餐饮、智能出行、数字家庭、上门经济、即时零售等新场景建设,打造城市数字消费新地标。

  在关切环境责任的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方面,积极发展绿色智慧协同模式,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进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开展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在产业园区、商务区等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建立多方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探索构建个人企业碳账户、碳足迹等数据空间应用。倡导绿色出行、数字消费等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生活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政策导向

  《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布

  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绿色智慧协同模式,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进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开展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在产业园区、商务区等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建立多方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探索构建个人企业碳账户、碳足迹等数据空间应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发布

  5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予以公告。目录包括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技术、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技术、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机械行业节能降碳技术等。(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5月16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该方案从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建成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等方面,提出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主要内容。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征求意见截至2024年5月31日。(据生态环境部)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主要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核查工作方案》

  5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主要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核查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求,2024年对全区石化、焦化、化工、现代煤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煤电行业412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核查工作,核查内容包括:企业能耗相关情况、主要高耗能产品能效水平、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企业及项目能耗强度情况、节能降碳诊断、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建议等。(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印发

  5月15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该办法适用于受市生态环境局委托对上海碳交易市场纳入配额管理单位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的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和其核查人员,以及核查机构的碳排放核查活动的管理。(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标准与评价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三项碳中和团体标准

  5月1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碳中和工厂创建和评价技术规范》《碳中和纺织品评价技术规范》《纺织品碳标签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为驱动企业真正减排和防止洗绿现象滋生,标准中对“信息披露与监督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对碳中和工厂“创建声明”和“实现声明”中隐藏关键信息的表述“零容忍”,对企业宣传/公众沟通话术做出规定,避免模糊表述造成信息误导。(据新京报)

  观察与研究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发布

  5月15日,生态环境部编制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发布,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我国积极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已推动多地编制实施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重点领域发布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文件80份,为提升气候韧性提供了重要指导。同时,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农业、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提升气候韧性、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生态环境部)

  研究显示2023年夏季为两千年来最热

  最新研究显示,2023年北半球夏季不仅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而且是大约两千年以来最热的夏季。根据14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论文,2023年夏季气温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高居榜首。研究人员查阅了19世纪中叶以来的气象记录,分析了北半球9个不同地点的树木年轮后得到更早的气温数据,得出上述结论。(据新华社)

  实践案例

  首个工业碳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2024年上海市节能宣传周期间,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据悉,该平台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碳管理综合性服务平台,集企业组织碳核算、产品碳核算、碳认证、碳效评价、碳金融、ESG等功能为一体,可实现企业碳足迹申请、核算、报告生成、第三方核查、认证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已内置风电、太阳能等高端装备类,锂电池等电子信息类,食品、家具、纸制品等消费品类等50余个核算模型。(据人民日报)

  华润化学材料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近日,《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深交所正式发布。这是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第三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五星级”评级,在过程性、实质性、可比性、可读性、可及性五个评级维度获五星。(本报讯)

  负面监测

  平安银行因五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

  5月17日,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平安银行存在五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其中总行6073.98万元,分支机构650万元。对此,平安银行回应称,该行于2019年接受原银保监会检查,近日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据北京商报)

  中泰化学被罚500万元,股票停牌一天

  5月17日晚间,中泰化学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5月17日收到新疆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中泰化学2022年年报中存在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案涉公司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披露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新疆证监局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公司股票于5月20日停牌一天,5月21日开市起复牌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据每日经济新闻)

  浙江富润因年报虚假记载被罚550万元

  5月17日晚间,浙江富润披露了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显示,该公司通过虚构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导致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报、2021年年报和2022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浙江证监局决定:对浙江富润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50万元罚款。(据经济观察报)

  声音与观点

  中集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李柱文:企业可以通过深化ESG实践,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绿色转型、创新、公司治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企业践行ESG的必然方向和显性表达,良好的ESG表现一定会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据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德国商会马铭博:环境问题已非常严峻,ESG不能被推迟

  “消费是由年轻人驱动的,年轻人也看到生活在一个有脏空气、脏水、很多污染的世界是多么糟糕,并且他们有权利说‘如果我买得起,我就会买你的产品,但你必须保证不伤害环境’。”(据澎湃新闻)

  ESG公告牌

  《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手册》上线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日前上线《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手册》第一期,内容包括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足迹、绿证绿电、中国碳市场、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航运业绿色转型等。(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青悦数据启动普惠性AI辅助ESG报告撰写工具免费公测

  5月16日,青悦数据旗下青悦ESG发布信息:普惠性AI辅助ESG报告撰写工具启动免费公测。据称,该工具覆盖国内外主流ESG标准,目前已支持AI辅助生成各个章节内容,同时在填写时提供同行业高质量ESG报告作为参考。(据青悦数据)

  (声明:ESG公告牌栏目作为信息公开交流平台,将无偿帮助有关基金会、企业、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布有关ESG的活动预告、人员招聘、公开披露、社会声明及可供使用的“工具”等信息。《公益时报》将根据有关主体公开的信息进行转载,不对以下信息的真实性、结果性承担包括审查在内的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慎重、理性择取本部分信源。另:本栏目长期征集有关内容,欢迎致信联络邮箱liqing@gongyishibao.com,或在“公益时报ESG交流平台”社群中直接联系管理员)

  本期编辑:赵明鑫丨实习生:王津

  责任编辑:李 庆

  收录周期:2024年5月14日至5月20日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