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ESG > 正文

ESG与公益055丨“反内卷”变革引热议,如何防止策略流于形式?

  【益场观察】“反内卷”变革需警惕“政策空转”风险

  日前,反内卷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词。3月10日,媒体从美的集团确认,早在今年初美的就明确了关于简化工作方式要求的“六条禁令”。彼时,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签发内部文件《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内容包括下班时间禁止开会和形式主义加班、减少微信群数量、减少手工报表和作业等。几日前,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强制晚上9点下班”新规定冲上热搜。

  提出六条要求的还有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叶国富。其在2月5日发表的新春开工寄语中向员工提出六大要求:严禁一切形式主义;简化沟通形式;坚持会议333原则;精简决策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坚持数字化提效。同月,国内制造业企业海尔也被曝出公司要求强制双休。媒体报道,海尔内部发布全面落实双休制的通知,所有部门(包括研发、市场等)实行双休,周六不准来公司,食堂也不提供饭食,特殊情况需要加班的,必须提前一周审批,工作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天。

  从社会价值维度看,这些政策直指员工福祉的核心矛盾——过度加班与低效消耗不仅损害身心健康,更违背“体面劳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保障休息权、减少形式主义负担,企业实质上在践行“以人为本”的ESG理念,有助于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归属感,进而形成更具韧性的组织生态。

  在治理层面,精简会议流程、强化审批效率、推动数字化提效等要求,反映了企业对内部管理冗余的反思。此类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无效内耗,能够提升运营透明度与决策质量,契合ESG中“高效治理”的原则。而“特殊情况加班需提前审批”等细则,亦是对合规风险管控的强化。

  然而,此类变革需警惕“政策空转”风险。若仅以行政命令“一刀切”限制工作时长,却未同步改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深层机制,可能导致隐性加班转移或效率不升反降。此外,政策执行中的公平性(如研发与销售部门差异)、员工参与度(是否自上而下强制)也需纳入ESG披露的监督范畴。

  2025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长远来看,反内卷行动应与企业ESG战略深度融合:将员工健康指标纳入ESG报告,建立量化评估体系;通过例如AI流程自动化此类技术创新替代低效人力投入;与供应链伙伴协同推广责任用工标准。唯有系统化重构组织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与企业效率的共赢,为ESG实践提供中国样本。

  社会责任行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发布

  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残疾人、退役军人、新市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就业就学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养老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加大涉老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和打击力度,保障老年人合法金融权益。

  2025中国新手妈妈现状调查报告发布

  3月5日,《2025中国新手妈妈现状调查报告丨看见母亲的困境与希望》发布,该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对2481位新手妈妈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的问卷调研,由珀莱雅公益基金会与媒体机构编制。与此同时,“珀爱妈妈”心理健康公益行动启动,该行动旨在通过专业机构和业内专家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为孕期及养育0-1岁宝宝阶段的新手妈妈们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同时致力于提升社会公众及家庭成员对新手妈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共同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包容与支持的育儿环境。

  环境责任行动

  《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印发

  3月10日,生态环境部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答记者。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服务平台,集中展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内容,基于披露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社会公众和投资人公开查询提供便利。支持企业编制和发布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年度报告,或将温室气体信息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予以公开发布。

  ESG议题发展

  全国两会上的ESG与企业公益之声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构建中国主导的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首先,可以由相关国家部委牵头,联合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与ESG领域专家学者,制定由中国主导的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其次,希望开展国内试点并持续优化完善。最后,希望推动中国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国际化。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依此标准进行供应链ESG管理,引导国际通行的ESG标准制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跨越。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提交《关于加快制定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准则的建议》,他指出:当前可持续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根源在于鉴证制度双重缺失,既无强制第三方验证要求,又缺乏本土化鉴证准则。部分中介机构以较低的价格出具鉴证报告,加剧了信息披露失真风险。黄世忠建议在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的可持续披露准则基础上,构建接轨国际、适配国情的鉴证准则,对大型企业设置实施2-3年过渡期后实施强制鉴证,并压实中介机构的鉴证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制定中国企业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指引、标准和评价体系,引领中国企业积极广泛地进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董才平建议,加快建立国家级碳足迹管理平台,并向出口企业开放使用;推动碳核算标准国际互认,建立多方共同认可的“中国钢铁行业低碳产品白名单”。鼓励企业发布符合国际规范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对通过环境产品声明(EPD)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补贴。

  全国人大代表、舍得酒业技术研究院酒体设计师陈柏蓉建议,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ESG标准体系;二是加大对白酒产业加强ESG管理体系建设辅导和帮助,赋能白酒产业系统化践行ESG。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据《中国企业慈善发展报告》统计,近年来,企业慈善捐赠总额连续突破千亿元,占全国捐赠总额的60%左右。针对爱心企业要进一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拓展税收优惠范围;还要建立国家层面的慈善捐赠、慈善志愿服务记录和信用激励制度。

  本期编辑:赵明鑫

  责任编辑:李 庆

  内容审核:王 勇

  信息搜集:曹露丹(实习生)

  数据建设:公益时报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收录周期:2025年3月4日至3月10日

网站编辑: